很多人会纠结于哪个笔记软件比较好,对比各个软件的功能。其实并没有必要,他们只是代表了各个设计者不同的思维。

比如:

  • 印象笔记,是按照传统的笔记本,多个笔记本形成组,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一样,一章一章,一节一节。然后用标签将知识点打通。
  • OneNote,就像草稿纸,我们可以随意排版和记录想法,将灵感快速记录,同时我们又可以很容易找到我们想要的模块,很适合拿来做实验和听课的时候使用。
  • notion,就想一堆积木,我们可以像OneNote一样随意排版,也可以像印象那样一本书一本书地存放,我们可以将一个领域的知识放在一个数据库下,然后打上标签。

总结来看,里面涉及到的思维就是网状、树状、数据库。

一切的工具都是为了目的而服务。

如果我们要听课、做实验或者头脑风暴,那么OneNote是首选,因为他就像草稿纸,打开、读取、写入都是最方便而快捷的,不用考虑是否好看,不用考虑应该放在哪里,是一种打乱的、不断迸发灵感的工具。

如果我们需要收集+碎片化阅读,印象笔记是首选。其一是他的收集是最方便且快捷的,不管是剪辑还是各种APP转发,还有从手机迅速打开添加一段话或者一张图片,都很方便。其次是他的标签系统很完善,我们可以将收集到的东西打上标签,方便以后调用,更像是我们的仓库。

如果我们需要搭建知识库,notion是首选,不管是读书笔记、课堂笔记、个人的思考、工作的安排,都可以用notion来完成。排版灵活,方式多样,不管是哪种思维方式,哪个领域,都可以胜任。

如果我们需要输出和分享,那语雀自然是首选。首先是它的样式足够丰富,不管是思维导图、流程图还是markdown,都很好用。其次是可以针对某段文字评论,而且很利于分享和交流。后期更改也很方便。传统的博客并不具有易更新和针对性评论的特点。

以结果为导向来使用笔记。

很多人再纠结完笔记软件的好坏之后,就开始纠结于怎么记笔记,字体、格式、细节还是大纲。其实核心是看自己是要做什么。

如果你需要复习,那么请详细记录当时上课听到的,然后另外建立大纲笔记和复盘笔记。

如果你是工作需要,那么能二次利用即可,也就是遇到同样的问题能靠这篇笔记解决。

如果是记录生活,那么我更推荐在重要的日子打上记号,方便以后看的时候能找到重点。

如果是为了分享,那么请用别人能理解的话语去记录,而不是只有自己能看懂。

最后,开始比完美更重要。

与其纠结于这些事情,不妨直接开始,没有人的经验是可以完全套用的,只有自己不断思考、迭代,才能逐渐完美。

人生就像滚雪球,你只要找到湿的雪,和很长的坡道,雪球就会越滚越大。关键是,尽快捏起第一个雪球,然后滚起来。